商业机密泄露这事儿,在商场上可不比电视剧里演得轻松。今天咱们就来看看西南侦探事务所处理过的几个真实案例,学学他们是怎么在合法范围内取证的。
去年有家科技公司发现,刚离职的CTO跳槽到竞争对手后,对方产品突然和自己研发中的项目高度相似。事务所的取证过程很有借鉴意义:
通过公开渠道收集该CTO在新公司的任职信息
分析其社交媒体上发布的公司照片背景
在商务会谈时安排人员在场记录(提前告知对方)
最终这些证据帮企业赢得了诉讼。关键点在于所有取证都在公共场所完成,没有使用任何非法手段。
案例二:供应商窃密案
有家食品企业的配方被供应商泄露,事务所是这样操作的:
调查供应商的物流记录(通过合法渠道获取)
跟踪运输车辆(在公共道路)
拍摄仓库外景(不进入私人区域)
这些证据链最终锁定了泄密源头。记住,跟踪车辆时千万别跟到私人住宅,否则就涉嫌违法了。
案例三:内部员工泄密案
这个案子更有意思,事务所通过分析员工的:
工作电脑使用记录(企业有权查看)
打印记录
门禁系统记录
发现了异常行为模式。这里提醒各位老板,企业要制定明确的IT使用政策,员工入职时就该知情同意。
电子证据要**时间公证
视频证据要保留原始文件
书面证据要有完整的时间链
证人证言要详细记录
你的企业遇到过商业秘密泄露吗?或者你对商业取证有什么疑问?欢迎留言讨论,我们一起想办法。
商业竞争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,但比胜负更重要的是守住底线